湖南法治報全媒體記者 李翔
通訊員 肖婷 謝新星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婁底市婁星區人民檢察院在食品藥品安全、無障礙環境建設、網絡安全等領域,采取制發檢察建議、提起訴訟等監督方式,依法履行檢察公益訴訟職能。2024年度,該院共辦理行政公益訴訟案件36件,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2件,制發社會治理檢察建議3件,成為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司法“守護人”。
近日,湖南法治報記者前往婁星區檢察院,用鏡頭與文字記錄檢察機關深耕法律監督主責主業,持之以恒做實“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奮力書寫新時代檢察答卷。
讓流動宴席烹出“安全味”
婁星區鄉村里的紅白喜事(婚喪嫁娶),向來是備受重視的大事。親朋好友齊聚一堂,擺上幾桌流動宴席,大家把酒言歡,氛圍熱鬧融洽。然而,在這份傳統溫情背后,也潛藏著食品安全隱患等不容忽視的風險。
2024年3月,區人大常委會依托與區人民檢察院建立的雙向銜接轉化機制,將農村流動宴席食品安全監管缺失的代表建議作為公益訴訟線索移交該院。該院受理并及時開展初步調查。
檢察官們穿梭在各個村落,向鎮村干部、村民了解情況,發現流動宴席多由村民組建的服務隊、外地服務隊或專業擺酒公司承辦,服務隊一般都有固定廚師,規模大的宴席,還會臨時拉人來幫廚。
“流動宴席有的是雇主自己提供食材,有的則委托廚師去采購,服務隊負責把食材變成一道道美味佳肴。”檢察官向記者介紹,“可問題就出在這兒,這些服務隊很多都沒在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辦理注冊或在鄉鎮備案登記,大部分工作人員也沒有健康證,從采購食材到加工烹飪,各個環節沒有得到全面監管,就像一顆隨時可能引爆的‘炸彈’,威脅著大家的身體健康。”
為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管理,該院對未充分履行監管職責的行政機關啟動行政公益訴訟程序,并將調查發現的問題清單同步移送處置。
針對流動宴席備案登記、分類指導、食材管理、健康從業等規范監管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該院與有關部門進行磋商,就形成流動宴席標準化規范管理操作規程、加強農村流動宴席食品安全監管等達成共識。
2024年7月,區食品安全委員會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出臺管理機制,進一步明確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原則及各方主體責任,細化監管職責,規范備案登記、現場指導、人員管理培訓等流程,并將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管理作為領導干部食品安全責任制的重要內容。同時,對轄區內流動宴席廚師、食品安全協管員等700余人開展食品安全培訓和法治宣傳,切實加強對轄區內農村流動宴席食品安全監管。
?婁星區檢察院組織召開食品安全行政公益訴訟公開聽證會。
2024年9月,婁星區檢察院組織召開食品安全行政公益訴訟公開聽證會,并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益心為公”志愿者等擔任聽證員。在聽取了行政機關的履職情況及婁星區檢察院辦案成效的詳細介紹后,聽證員充分肯定并表示:“流動宴席點多面廣監管難,已成為食品安全和綜治安全的頑瘴痼疾。檢察機關充分發揮公益訴訟的監督、支持和協同職能,對于流動宴席監管‘真空’問題,凝聚人大監督和檢察監督合力,通過磋商、公開聽證、持續跟進監督等方式實行立體化監督。行政機關建章立制、做實流動宴席等食品安全責任,凝聚社會共識,形成監管合力,切實守護了農村集體聚餐的安全底線。”
“檢察藍”守護“夕陽紅”
近日,婁星區檢察院檢察官對轄區內公辦養老服務機構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檢察官欣喜地看到,經過相關部門積極作為,此前存在安全隱患問題的養老服務機構得到規范治理,案件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檢察官實地查看養老機構相關證書。
2024年1月,該院收到“益心為公”志愿者平臺推送的線索,轄區內部分公辦養老服務機構在食品、消防安全和養老服務方面存在經營不規范、無障礙設施建設不健全等情況,隨即對轄區內所有公辦養老服務機構展開監督調查。
檢察官通過現場走訪、調取資料發現,多家養老服務機構不同程度存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無食品經營許可證等食品安全隱患。同時,電梯未取得使用登記證書即投入使用、居室內廁所未設置安全抓桿、主要活動區域未設置無障礙抓桿等問題,也侵害了入住老年人的合法權益,致使社會公共利益受到損害。
為促進養老服務機構規范化、標準化運行,全面提升養老服務機構服務質量,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該院啟動行政公益訴訟程序,并向相關單位制發檢察建議書,建議其積極履行職責,對存在違法行為的養老服務機構依法進行監督管理,消除安全隱患。
被建議單位高度重視、積極整改,督促養老服務機構全部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完善無障礙設施建設30余處,2個鄉鎮養老服務機構已申報省級資助項目,逐步推進全區養老服務機構適老化建設。同時舉一反三、以點帶面,在全區開展養老服務機構食品安全和特種設備安全專項整治行動。
“推進養老服務機構規范經營,提升養老服務機構服務質量,努力讓老人‘老有所養’是全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檢察官介紹,“我們以推動落實最高檢‘十一號檢察建議’為契機,以公益訴訟法律監督職能為抓手,以‘我管’促‘都管’,助推新時代養老服務行業健康發展,為守護‘夕陽紅’貢獻檢察力量。”
讓直播探店“回歸真實”
在互聯網技術蓬勃發展的當下,直播探店作為一種新興的營銷模式,憑借其直觀、生動的展示方式,迅速成為商家推廣產品與服務、消費者獲取消費信息的重要渠道,但虛假宣傳、混淆商業屬性等問題層出不窮。這些廣告不僅誤導消費者,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也對市場競爭秩序造成不良影響,侵害了社會公共利益。
面對直播探店領域的亂象,婁星區檢察院積極作為,主動出擊,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多管齊下開展規范互聯網廣告公益訴訟監督工作。
該院組建專業辦案團隊,邀請具備互聯網技術知識人員加入,進行線索挖掘與研判。通過深入分析各大直播平臺的推送邏輯,對熱門直播平臺、電商平臺等進行全面的廣告信息抓取和篩選。同時,安排專人負責對接12345市長熱線,對互聯網廣告投訴數據進行精準篩選和整理分類,建立詳細的線索臺賬。通過這種方式,極大地提升了違法線索的發現效率和質量,為后續的監督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同時,辦案團隊注重線上線下一體推進證據提取與固定。線上運用電子證據保全方式,對涉案違法直播探店廣告頁面進行實時截圖、錄像,確保證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為后續的法律監督提供有力支撐。線下針對涉案平臺中銷量較高但差評較多的實體商家,到店走訪調查,深入了解商家的實際經營狀況、商品或服務的真實情況,獲取第一手資料,進一步豐富和夯實了證據鏈條。
在上級檢察機關的有力支持和悉心指導下,該院穩步推進案件辦理。2024年10月,檢察建議送達后,相關部門迅速行動,對違法互聯網廣告進行全面清理整治,制發《責令改正通知書》62份,查處違法互聯網廣告25條,督促涉案廣告發布主體全面整改,規范“達人探店”行為,加強廣告標識適用。對于探店亂象中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消費欺詐等案件線索也依法處理。同時,開展行業約談和培訓,提升從業者法律意識,從源頭減少違法行為。
直播探店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是檢察機關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保障社會公共利益的生動實踐,婁星區檢察院以實際行動規范直播探店互聯網廣告,讓直播探店回歸真實、誠信,有力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為網絡經濟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責編:李翔
一審:李翔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